close

 

    科技的日新月異,電腦的發明,確實讓人們的生活便捷無比,但多數人長時間依賴它,又沒有注意到正確的使用姿勢,結果就是會讓你患上全身痠痛的『背痛症候群』!現代人動不動就腰痠背痛,甚至有人把它當作家常便飯,但是您知道嗎?即使是同樣的腰痠背痛症狀,原因卻可從沒有大礙的肌肉筋骨疼痛到須住院治療的嚴重疾病,因此,腰痠背痛雖不必太過緊張,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針對一般族群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某一時間點受到背痛所困擾的人約占15%~30%左右,而約有80%的人在其生命過程中,會因各種不同的創傷或退化性因素而感到腰痠背痛,流行率較高的年齡層是在35~55歲之間。
以美國為例,每年有一半的勞工罹患下背痛,其政府每年為下背痛耗費約200億美元,而導致勞動人力降低所造成的無形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引起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就臨床經驗來看,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大致有下列幾種:

 

背痛不要來!~~遠離背痛DIY.png

 

           
 
   
     
 

一、日常生活中的下背痛預防:

1. 站立:自然的挺直、縮回下頷並伸長後頸,兩側平衡對稱,挺起胸,收縮小腹,使下背變平,避免彎腰駝背。

2. 彎腰:正確的彎腰動作並非彎曲腰椎,而是維持脊椎挺直在自然的弧度不動,利用髖關節與膝關節屈曲。如撿地面上的東西是要走過東西蹲下來撿。

3. 走路:抬頭挺胸、收小腹,是標準走路姿勢,如須走遠路最好穿有氣墊式的鞋子,絕對避免穿高跟鞋。

4. 坐姿:上半身維持直立姿勢,背部最好能靠著椅背,如果能加一個小靠枕在腰背部讓腰椎挺起更好。

5. 抬物:搬重物時,身體盡量靠近重物,身體蹲下,腰保持直立,拿穩重物後,再站地來。

6. 高取物:切忌直接站在櫃架下力,應稍向後站一步,用「踏步」姿,身體和雙臂斜向前上方伸直。除了免除物品掉落的危險性外,也去除了不自覺後彎折腰的可能性。所以最好在取高物時,不要墊著腳尖探取,應用椅子增加高度。

7. 推拉物:雙腳前後分開作半蹲狀,用移動雙腳的方法去移動物體。

 

減少腰酸背痛的運動法: 

在急性期不適合做此運動,等病情穩定後才實行。主要在使腹肌緊縮,伸展下背,如游泳。一方面可增加肌肉群之活動;另一方面可減少腰酸背痛。腹肌、背肌無力,易使椎間板脫出。運動可加強背肌、腹肌力量,以減少腰椎過分前凸,並改善不良姿勢。

1. 放鬆運動:靜躺仰臥,閉眼慢慢深呼吸,放鬆全身肌肉。

2. 仰臥起坐運動:將兩手彎起,放在枕後,將上半身漸漸坐起至90度,再慢慢放鬆,躺下來,可重覆10次。

3. 平背運動:仰臥,雙腿彎曲,用力收縮腹部及臀部。抬高臀部約1~2吋,數1~10後,然後放鬆、再回復原來的姿勢。

4. 鼻碰膝運動:又稱單側抱膝運動。兩手合抱一腿膝蓋向胸前靠近,數1~10後,然後回復原來姿勢,另一腿儘量保持伸直狀況。

5. 抬腿運動:平躺在一軟硬適中的平面上(如塌塌米),一膝彎曲,足底平貼,雙手平放兩側,將一腿膝部伸直緩慢地儘量地抬高,頂點停住,數數5-10下才緩慢放下,重復10次,然後換抬另一腿,一樣做10次。

6. 背肌強化運動:俯臥於軟硬適中平面上,腹部可墊一枕頭,然後將一側上肢與對側下肢抬離床面20-30度,停5-10秒後緩慢放下,再換另一側做同樣的作。

7. 伸腿運動:坐在一軟硬適中的平面上(如塌塌米),一膝彎曲,一膝打直,雙手緩慢地前伸碰足,停住數數5-10下才放鬆,重復10次,然後換腳同樣動作10次。

8. 坐下前彎運動:坐在椅子上,背部緊貼椅背,兩腿平放地上。將兩腳分開30公分,兩平放腿旁,緊縮下腹及臀部,身體向前彎腰,雙手著地,數1~10,再回復原來姿勢。

 

治療背痛的方法:

若真的發生下背痛時怎麼辦呢?應即時請醫師評估,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必須針對病因治療,目前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主要包括:

1. 物理治療:可利用物理因子如熱、冰、按摩、力、水、電刺激等治療,來減輕疼痛;改善背肌及腹肌的力量,強化脊椎的穩定;合適的運動,增加脊椎的柔軟度。

2. 職能治療:利用有目的的活動訓練肌力、脊椎的運動及耐受力;日常生活評估,正確姿勢的指導與訓練。

3. 藥物治療: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劑、肌肉鬆弛劑、類固醇針劑…等減輕疼痛。

4. 脊椎的支持:使用外在的束西來限制腰椎的動作如束腹帶、背架,同時可增加腹內壓力,可用來減輕脊椎承受的壓力,但不宜長期使用。

5. 背痛教室:有背痛經驗的人共聚一堂,接受有關課程,像脊椎的解剖及功能,背痛病理學,動作分析等使病人有能力、信心去處理背痛的問題。

6. 手術治療:上述保守治療無法減輕症狀,可考慮手術治療,或者嚴重神經根或脊椎壓迫時,需立即手術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從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勢的保養,不僅可以預防腰酸背痛的產生,更可以減少許多無謂的時間及金錢的損失。而一旦發生腰酸背痛,應儘速就醫,經由專業醫師的協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避免病情的惡化,進而減少必須手術的可能性。

 

文章:張家榮物理治療師   校稿:蔡庭瑜治療師/陳昱良治療

arrow
arrow

    changting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