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媽媽手」是俗稱,不是只有當媽的才會得到的問題,只是常出現在辛苦的媽媽身上,主要是因為 不斷重複過度使用患部肌肉,導致肌腱發炎。 加上一般女生肌力比較不足,尤其媽媽手 常見於五十幾歲之健康之婦女或剛生產過後之孕婦常需要作反覆性的動作,如擠奶、擰毛巾…等,自然容易發生。另外,只要是常反復使用手部的職業也有可能發生,像是生產線上工人、銀行員(不斷打字手上作業)、或廚師…等,因此發生族群可說是相當廣泛。 

 

起因

媽手學名為 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它是指 大拇指靠近手腕側邊的伸拇指短肌腱與拇指外展長肌腱之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臨床上常常患者或表示手腕位置的疼痛。主要症狀是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 持續疼痛及腫脹,甚至無法使力。一旦發生粘黏,會出現緊繃的感覺,大拇指活動時會被「卡住」,甚至可觸摸到凸起的腫塊。如果不治療則可能產生慢性疼痛、手腕肌力減少、拇指活動受阻。  炎會使得腱鞘變厚,使得肌腱在其鞘膜內滑動時因為腱鞘縮小而受阻,當患者移動其肌腱時便會突然卡住。

 

治療

 

其實患者在家能做的除了藥物治療外, 最重要是休息。如果不休息,做再多治療也是效果有限。 
治療包括 休息或以 副木、 護具固定,則可以使症狀減緩或消失。 兩星期的藥物治療(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物)也是有幫忙的。如果症狀仍 未好轉,則須採取 局部注射類固醇的治療。(一般而言,不要超過三次的注射是相當安全的)。 注射類固醇的缺點是:有可能使局部的皮膚萎縮,或是傷到指神經,也有造成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但是這些情形通常是可以避免的。

有少數患者無法改善之病例,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的技術並不困難,只須要局部麻醉即可進行,手術時間約二十分鐘左右,傷口很小,疼痛很輕微,在小傷口內將發炎、沾黏的韌帶重新解救出來,手術不須住院,於門診安排就可以。手術後約一星期的保護手腕即可。 

 

https://www.facebook.com/pg/Changting6/posts/?ref=page_internal

arrow
arrow

    changting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